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多元性別:討論頻率與影響因素


  近年來由於公民運動的興起,多元性別的聲音也逐漸被社會大眾聽見,甚至形成重要的事件,例如去年的大法官釋字748號,以及正在進行的婚姻平權公投連署。
  這些行動常常會在各大社群媒體宣傳,尤其上週愈接近「公投綁選舉」的截止時間,愈多人加緊催連署,希望能夠蒐集完28萬份。不過,看似熱絡的活動,實際上卻有很大的隔閡。僅只少部分的人接收到這類訊息,而絕大多數則可能完全不知道有此事,因此連署至今才過門檻的三分之二而已。
  這樣的差距來自哪裡?筆者藉由2018中山基本調查的資料,探討是什麼樣的人,比較常和家人或朋友討論多元性別的相關話題,用以釐清討論頻率和學生背景的關係。


  圖一分別是中山學生和家人、和朋友討論多元性別(例如:同性婚姻、跨性別)相關話題的頻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明顯的差距。不曾和家人聊性別議題的有高達34.5%,不曾與朋友的則只有4.6%,可見這樣的聊天內容在大學生間算是稀鬆平常,但對於家人卻很難開口,一方面表示現在的教育較鼓勵談論此範疇,另一方面也說明孩子的想法可能無法讓家長對性別議題改觀。
  那麼,比較會和家人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學生呢?

一、子女將性別議題帶入家中與否和家長學歷、學生性別有關



  筆者將母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以下、專科者列為「專科以下」,大學、碩博士則編為「大學以上」,用以區分重視技職教育的專科以及高等教育的大學。
  我們可以發現,母親屬於專科以下的學生,從來沒有和家人討論性別議題的比例明顯高於大學以上的人。也許因為家人原本就沒有討論這方面話題的興趣,或是比較排斥,導致雖然會與朋友談論,卻不敢將這些想法帶入家中,形成只敢與朋友討論的情況。


  以性別劃分則沒有那麼明顯,不過「從來沒有」與「有時候」之間還是有差異。從來沒有和家人討論多元性別議題的男生有38%、女生有28.2%,由此能夠得知女性相較於男性,更願意與家人談論這類議題,也可能因而較多資訊上的流通。
  另外,和朋友討論的頻率,又會與什麼因素有關聯?

二、學院、性別影響同儕談論多元性別的次數



  第一個差異在於學院。從圖四中,可以清楚發現從來不會和朋友討論多元性別的人集中在工學院(11.5%),而且經常的比例裡是最低的(5.8%),與左右兩側的文學院、社科院差異明顯,表示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會對不同事情的注意力有影響,只要該環境會一直碰觸此議題或概念,就可能更常和朋友討論,形成討論頻率高的同溫層。


而性別方面,則變成差異主要在於「很少」與「經常」,且從來沒有和朋友討論的比例集中於男性,表示女性相較於男性,有更多高頻率討論多元性別的人,其代表也許在這方面來說,女性對於多元性別的處境更為友善、更關心。

  不過,即使我們已經瞭解某些因素可能會對一個人和朋友談論多元性別議題的頻率產生影響,但仍無法得知討論會產生什麼結果。更明白地說,有沒有可能因為高頻率的討論,讓想法趨向某一邊?或是變得更支持、更將多元性別視為常態?

三、性別議題看法的確與討論頻率有關


  筆者將同性婚姻支持度分別和「與家人討論」、「與朋友討論」交叉分析。很明顯地,不論是圖六或圖七,學生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均超過九成,表示這樣的主張在大部分的學生心中都很認同,不會以異樣的眼光看待性傾向與自己不同的感情,或是堅守婚姻一定要是一夫一妻。此結果有別於目前台灣整體氛圍,也許是世代間的差異。


  圖六中,雖然幾乎都支持同性婚姻,但還是有程度上的差異。越常和家人討論多元性別議題的人,非常支持的比例越高,其相較於不曾和家人談論過的人,立場更加堅定。回答同意的人也許還有一部份希望立專法而非修改民法,雖然都是結婚,但可能只同意到這個層次,支持態度不如非常同意者強烈。


  圖七相較於圖六,有更為明顯的差異。從來沒有和朋友討論多元性別議題的人,只有13.3%屬於非常同意,而經常討論者則增加到76.8%,可見平常接觸的環境和議題接受度有很大的關聯,高頻率和朋友討論有其效果存在。
  不過雖然釐清了關聯性,在此仍無法利用這兩張交叉分析,推導出誰是因、誰是果。因為不確定是高頻率討論讓想法趨於接納,還是原本就對多元性別議題感興趣,才會比較常成為話題。

四、結論


  有哪些因素會和中山學生討論多元性別議題的頻率有關呢?面對家人時,女性學生、母親具有大學以上學歷者較容易談論,而面對朋友,則是女性學生、文組學院學生討論的頻率更多。
  進一步探討,可以發現高頻率討論者,同時也會是看法更為支持多元性別議題的人。但換句話說,較少當作話題的人,相對而言缺乏討論風氣,看法上也比較沒那麼堅定。




撰文者:李元文
製圖者:王瑋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