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

未來志向:成績、同儕影響


  接續上一篇在未來志向中對學院以及家庭的探討,這次要來看看在校成績、以及同儕間的因素,會不會也對我們在選擇畢業出路時造成影響呢?


一、成績差異


  在問卷中,我們請受訪者自評學業成績大約排在班上什麼位置,並分成四個部分,想看看大學的在校成績,會不會影響未來志向的選擇呢?圖一為中山學生畢業後會選擇繼續就讀研究所的可能性,可以看到隨著班上成績越往前,未來就讀研究所的可能性也越高。也就是成績越好的學生,未來越有可能讀研究所。但究竟是因為想推甄研究所,所以努力提高在校成績;亦或是因為成績好,所以決定繼續往上攻讀,沒辦法從本次調查中看出,但仍然可以得知,在校成績與就讀研究所是有關聯的!



  而可以出國留學的學生在一般的想像中,除了家庭有良好的經濟能力外,成績也必然有一定水準。圖二為中山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出國留學的可能性與成績的交叉圖,可以看到在非常可能的數值中並沒有隨著成績越往前而越高,所以在校成績對於未來會不會出國留學,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二、同儕影響

  為了瞭解同儕會帶來的影響,在本次問卷中先請受訪者回想最重要的三位朋友,再分別詢問當中有幾位朋友畢業後會出國留學/就讀國內研究所/直接就業。圖三、四、五為對未來志向選擇與朋友選擇數量的交叉表,在圖三的出國留學中,在非常可能的選項內,有3位朋友畢業後也可能出國留學的數值(42.90%),是明顯高於0位朋友的(7.90%)。


  在圖四的研究所與朋友的交叉圖中,非常可能且有3位朋友也會讀研究所的,數值直接過半數(53.70%)。


  最後,圖五直接就業與朋友的交叉圖中,非常可能且有3位朋友也會就業的,項較其他選項有約40%以上的差距。


  以上三張圖皆能看出越多朋友畢業後做出的選擇,會和自己做出的選擇有關聯!但是因為重要的朋友的選擇,連帶影響了自己的選擇;或是因為彼此想法、價值觀都相近,才成為朋友的。上述的問題在本次調查中無法肯定,但仍然能確定同儕的力量對於我們來說是不能小看的!

三、結論


  在討論未來志向的兩篇文章中,我們先了解了學院與家庭對未來志向的影響,接著討論成績與同儕的影響。發現在大學的校內成績越好的學生,未來越有可能就讀研究所;而同儕間的關聯也會對未來志向的選擇有正向的影響。所以大學畢業後對未來志向的選擇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學院的不同,而是更多其他的因素在影響我們的選擇的。



撰文者:郭艾伶
製圖者:王瑋潔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銅像公投:是什麼影響選擇?


  此篇是銅像公投系列的第二篇文。在上一篇〈銅像公投:誰會去投票?〉裡,我們可以發現具有某些特質的學生,會更傾向去投票。而接續到這篇,則希望談談可能有哪些因素,會使得學生在這次公投中做出不同的選擇。
  這次公投有幾個比較特別的地方,來自於整體設計。首先,公投將原本立於同樣平臺的孫中山銅像以及蔣中正銅像分開計票,意即可能發生此兩尊銅像分開的情況,但也較易於分辨眾人對二者的觀感。其次,除了留在原地、搬離至校外兩個選項以外,還多了「搬離至校內其他地方」這個選項。最後,也是此篇比較關注的:由於本次公投提供了許多獎品,讓參與的人能獲得抽獎資格,究竟這種方式會帶來什麼效果?
  我們先來看看投票意願與立場的關係:


一、投票意願影響選擇


  問卷裡除了問及「有投票者的選擇」、「未投票者的態度」以外,還確認了「有投票者是否由於想抽獎才投票」,用以作為劃分不同投票意願的指標。



  我們可以從圖一發現,投票意願確實和會投下什麼有關係。一定會投票的人希望蔣中正留在原地的比例是三者最低(39.4%),其次是抽獎票(49.2%)、最高則是沒去投票的人(62.1%),呈現出單純投票意願越高,越不希望銅像留在原地的趨勢。
  照這樣看來,假如沒有舉辦抽獎活動,便可能只剩下一定會投票的那群人聲音被聽見,也就是「大約六成學生支持銅像搬離」。



  而對於孫中山銅像的態度,也和投票意願有些關聯。圖二顯示出:雖然整體希望孫中山留在原地的均有六、七成,但一定會投票的立場異於抽獎票以及沒投票,其有相較後兩者來說還高的比例支持銅像搬離。反過來說,抽獎票和沒投票的人立場分布沒什麼差,表示多虧有抽獎,才能吸引那些原本不想投票,但也不希望銅像拆遷的人,以投票的方式表達意見。
  綜合圖一和圖二的結果,投票意願和選擇是有關係的,一定會去投票者呈現出較傾向搬離,為了抽獎的人則居中或和沒投票者立場無異。


  另外,我們再來檢視假如沒有抽獎,態度的分布情況會是如何。對於蔣中正銅像,整體有投票的學生希望它留在原地的比例為42.5%,而換成一般沒有抽獎的情形時,則下降成39.4%。雖然此幅度並不大,但仍可見抽獎的確有它一定程度的作用,因實際上單純以投票為目的的人數或許比回答時來得少。


  當把為了抽獎去投票的人不列入計算時,對於孫中山銅像也下降了3.8%。
  藉由抽獎刺激投票率的方式,其實催出了比起普通時候還更多的留在原地票。這樣的做法,至少不會讓整個公投成為對銅像議題很感興趣的一群人,專屬的發聲管道,畢竟投票率也有45%,相較於歷屆學生會長、議員選舉高非常多。

二、對轉型正義看法堅定才更支持搬離


  轉型正義與拆遷銅像一直有模糊但又親近的關係,一個人好像只要越支持轉型正義的理念,就會希望採取移置銅像的手段。不過,也有人認為既然過去的歷史不可忘記,便應該維持於原處,讓後人正視這段時期。
筆者以問卷中的題目「有人說:『二二八、白色恐怖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臺灣社會應該向前看,不要再爭論過去的事情』請問您同不同意這種說法?」作為衡量對轉型正義態度的指標。


  從圖五中清楚顯示,不論是認為二二八、白色恐怖僅是過去的事,或是稍微同意轉型正義的重要性,對於蔣中正銅像的態度都沒有太大差別。只有立場最堅定的這群人,才明顯地支持銅像拆遷,甚至希望搬離至校外的人佔一半。


  圖六的孫中山銅像與圖五情況類似。雖然選擇留在原地的比例都比較多,但支持轉型正義立場堅定者,則有較多人希望將孫中山銅像搬離。
  立場堅定者,或許是因為對於轉型正義的概念相較於一般人更瞭解,也較更認為拆遷銅像是一種達成的手段,於是呈現出有別於其他三者的態度。

三、藍綠政黨偏好差異大


  「去蔣化」是民進黨取得執政權後開始的一系列政治行動,其認為蔣中正應該為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迫害事實負責,以藉此抹去威權時代的問題。而具體行動包含設施改名、廢除紀念、銅像拆遷等。
  另一方面,國民黨則將此認定為對自身的政治清算與撕裂台灣族群的政策,只是用來轉移政府對拚經濟的無力,並且也覺得蔣中正在歷史中是功大於過,不應如此對待銅像、古蹟。
  綜合上述,國民黨與民進黨支持者,對於銅像議題的看法應有很大的落差。筆者將政黨偏好分數(1-10)中的國民黨與民進黨做比較,大於民進黨屬於偏好國民黨,分數相同則為無偏好。


  從圖七來說,偏好國民黨與偏好民進黨的人,對於蔣中正銅像的去留想法的確有很大的差異:偏好國民黨的人較希望銅像留在原地(59%),而偏好民進黨則支持搬離(62%),甚至最多的是搬離至校外(40%)。


  圖八對於孫中山銅像的態度分布情況也與圖七差不多,即使每個類別都以留在原地為大宗(六到八成),但偏好民進黨的人還是比偏好國民黨更傾向將銅像搬離。

結論


  本文分析了三個可能會影響學生在公投中投下不同選項的因素,分別為「投票意願與類型」、「對轉型正義看法」以及「政黨偏好」。
  首先,投票意願和選擇是有關係的,一定會去投票者較傾向銅像搬離。而為了抽獎者居次,或是和沒投票者差異不大,較支持銅像留在原地,表示抽獎其實催出了「原本不想投票,但為了抽獎而投下保留」的選票。
  其次,對轉型正義的立場除非是堅定地認為二二八、白色恐怖很重要,才會相較於其他三者,更支持將銅像搬離。
  最後,偏好國民黨的人相較於偏好民進黨,更支持銅像留在原地、更不支持銅像搬遷。




撰文者:李元文
製圖者:王瑋潔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未來志向:領域、家庭影響


  大學四年畢業後,是否會覺得自己的未來已經被決定好了?理工生繼續考研、管院生進入企業工作、社科院學生開始QQ。但對未來志向的選擇中,並不只有學院會影響,於是本文使用了2018年中山大學基本調查對學生未來志向的提問進行分析,想找出還有什麼原因會造成中山學生對未來志向選擇的差異,發現除了最直觀的學院差異外,還有家庭、成績、同儕皆會影響中山學生對未來志向的選擇。


一、學院分別


  學院的不同,會如何影響未來志向的選擇呢?圖一為中山學生畢業後會選擇繼續就讀研究所的可能性。把理工海院歸類為理組,文管社科院歸類為文組。可以發現在非常可能的選項中,理組學生未來選擇就讀研究所的比例明顯高於文組學生,且比例高出約兩三成,表示文理院的分別對畢業後是否就讀研究所是有影響的。




  但為何文理組的分別會在就讀研究所上有所差異呢?圖二為2016年教育部統計處所統計的畢業生人數最多的十大學門中,專科學碩博士畢業生的薪資差異。中山大學所擁有的學門包含工程、電算機、商業及管理、人文、社會及行為科學。學士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差異皆不大,但我們能看到,繼續攻讀碩士後能得到最多薪資提升的為工程學門(即為盒狀圖最長者,薪資差距為2.8萬),其次是電算機學門,明顯可以看出理工學院攻讀碩士的後能獲得的薪資提升是最高的。所以在薪資方面的考量上,理工院學生繼續考研究所確實為一項CP值頗高的選擇。



二、家庭影響


  隨著家庭背景的不同,對未來志向選擇也會跟著不同。先從家長的教育程度高低來看,把雙親的教育程度取最高的一方後,重新分成大學以下(小學、國中、高中職、專科)與大學以上(科技大學、大學、碩士、博士)。且把非常可能與可能綜合來看,家長其中一方最高學歷為大學以上的學生(61%),在畢業後選擇出國留學的可能性上,是比家長學歷在大學以下的學生(48.3%)要來的高。


  看來家長的學歷越高,學生畢業後選擇出國留學的可能也越高。而出國留學的同時也需負擔昂貴的學費,我們再來看看家庭的經濟狀況會不會影響學生做出的選擇呢?
  用父親的僱傭關係代表家庭的經濟狀況,並區分成雇主、自雇者與受雇者。圖中可以看到,父親是雇主的學生在畢業後出國留學的可能,會比父親是受雇者多了13%。所以除了家長的學歷外,家庭有良好的經濟狀況也會讓學生更可能選擇出國留學。


三、結論


  大學畢業後即需面臨是要選擇繼續升學或是直接就業,會造成選擇差異的因素有很多。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先觀察了學院不同的影響,理工院學生畢業後大都會繼續讀研究所。家長學歷較高或家庭經濟狀況較良好的學生,較有可能選擇出國留學。
  下一篇文章會來分析成績與同儕會怎麼影響中山學生對未來志向的選擇。




撰文者:郭艾伶
製圖者:王瑋潔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銅像公投:誰會去投票?



前言


  2018年4月19日,中山大學公布了校內銅像公投的結果,孫中山銅像留在原地,蔣公銅像搬移至校內其他處,結果如附圖所示。在此之前,銅像去留的討論,不時會出現在中山的靠北文粉專「靠北中山2.0之苦海無涯」,或是校內FB社團「中山大小事」中。不同立場之間的激烈爭辯,也從未緩和。公告公投日期後,無論發表自己支持去或留的理由、或是討論公投辦法合不合理,在上述兩個管道的筆戰程度更甚以往。最後投票率達45.54%,更代表網路上的討論並非「公開的少數」,不同的意見確實在公投中碰撞。因此本系列文第一篇文章好奇,是哪些原因,讓中山大學學生願意去投票;第二篇文章是好奇那些原因,讓學生在公投中,做出不同的選擇。



分析


  首先要先探討,是怎樣的人,會有更多投票意願,更願意去投票。投票意願通常只用有無投票作為代表,但因為這次公投有投票即可抽獎的活動,調查的結果也發現,確實有部分的人是因為抽獎而去投票的,因此本文新增「抽獎票」作為第三種投票類型。投票三種類型分別為「一定會投票者」、「抽獎票」、「不投票」,一定會投票者是即使沒抽獎,依舊會去投票,抽獎票則是因為抽獎而去投票,不投票者是沒去投票的人。


  在本次調查中,有發現具有某些特質的人,同樣也是投票意願較高者。以下討論的影響因素,來自過去討論投票的研究。過去研究指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投票意願,因此本文驗證這些因素是否同樣適用於中山大學的學生。影響因素依序討論學校作為的影響力、對校園議題的瞭解、參與銅像公投討論的程度、民主態度。本文好奇這四個與校園或公投相關的四個面向,是否與投票意願高低有關。

  圖三為三種投票類型的人,在學校政策影響力的敘述統計。本文使用「請問你同意或不同意下列說法:像你這樣的人,對學校做為沒有任何影響力。」作為自認對學校的影響力的測量。回答1代表認為自己非常沒有影響力,4代表非常有影響力。我們可以發現在公投中,隨著『認為自己對學校有影響力』的提升,不論有沒有抽獎也『一定會去投票』的比例也隨之提昇。這表示認為自己對學校政策比較有影響力的人,也會是投票意願比較高的一群人。[1]


  接著為對校園議題的瞭解,題目為「請問你同不同意下列說法:您覺得您對於校園的公共議題,都有相當的瞭解。」回答1代表認為自己非常不瞭解校園議題,4代表認為自己非常瞭解。在圖四中,可以發現前述政策影響力相同,對校園議題了解程度提升,一定會去投票者的比例也逐漸增加。這表示越認為自己對校園議題瞭解的人,通常也是投票意願比較高的那群人。


  接下來是參與銅項公投的討論程度。第25題為「請問你是否曾經在臉書上觀看或參與關於銅像去留的討論?」選項1~4代表參與討論的程度由低到高。回答選項1是「沒看過相關討論」,2是「看過相關討論,沒按過讚」,3代表「按過讚,沒發表過意見」,4代表「曾經發表自己的意見」。圖五與前述結果皆相同,隨著參與臉書討論程度的提升,不論有沒有抽獎也『一定會去投票』的比例也隨之提昇。這代表在臉書上,參與銅像公投討論的程度越高的人,通常也是投票意願較高的一群人。


  最後的影響因素是民主態度。測量對民主的認同有兩題,一題為「有人說:台灣就是太民主了,才會這麼亂。請問你同不同意這種說法?」依據題意,得分越高分,代表對於民主的態度越為堅持與認同,回答4對民主的態度最正向,1最不正向;另一題為「有人說:民主不能當飯吃,應該先拚經濟。請問你同不同意這種說法?」同樣回答4的民主態度最為正向,1最不正向。在圖六中,隨著民主態度越趨正向,一定會投票者的比例就越高,代表越認同民主價值的人,通常也是投票意願較高的一群人。而第二題的結果則不同,隨著民主態度越正向,三種投票人類型的比例,皆沒有逐漸提升或下降的趨勢。

  同樣都是測量對民主態度,第一題在三種投票人類型之間有差異,民主態度與投票意願相關,第二題題卻沒有。本文推測,可能是因為第一題民主態度比較的是「社會秩序」,但第二題比較的是「經濟」,兩題題目問法的不同,民主態度與投票意願的關聯就不一致。


  總結上述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對學校作為的影響力」、「對校園議題的瞭解」、「參與銅像公投討論的程度」,這三個在前述提及的特質,都與投票意願有關。越具有這三個特質的人,也是投票意願越高的人。而「認同民主價值」這點比較特別,由於兩題問法的差異,導致一題與投票意願有關,另一題則無。就結果而言,只能顯示民主價值「可能」與投票意願有關,假如要確定這組關聯,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在中山大學的銅像公投中,投票意願較高的學生,確實有某些特質,與投票意願較低的學生不同。而除了投票與否,中山學生在銅像公投中,還做出了另一個選擇,就是要保留還是拆除銅像。因此,本系列文的第二篇文章,將會討論選擇保留或拆除銅像,與哪些原因有關。


撰文者:王天原
製圖者:王瑋潔





註:
[1] 上述影響因素皆有以投票人的三類型為分類,進行anova檢定。結果如下圖所示,可以發現一定會投票的人,平均回答幾乎都跟不投票的平均回答有顯著差異(只有民主價值的第二題無顯著差異)。因此更能夠確定投票意願高低,與本文討論的這些特質有關連。